![]() |
|
|
蓄电池展示联系我们手机: 400-823-0067 |
动力蓄电池回收使用面临多重挑战,第一批仅5家
近几年,我国新能源轿车销量一日千里,2017年我国新能源轿车销量为70万辆,2018年快速上涨突破100万辆,整个商场新能源轿车保有量现已靠近300万辆,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能源大国。巨大的商场保有量反面,新能源轿车动力电池规划也是十分巨大,而且整个行业动力电池回收运用形势严峻。
2018年,工信部联合七部委出台了《新能源轿车动力蓄电池回收运用办理暂行办法》等政策新规,力求将动力电池回收运用行业展开规范化。时隔半年,工信部再次发布《新能源轿车动力电池回收运用调研陈述》,再次强调动力电池回收运用污染防治和工业规范化。 根据动力电池回收运用工业现状来看,进入报废环节的动力电池能否实现梯次运用?动力电池回收拆解技术是否现已老练?动力电池回收运用污染操控是否到位?这一系列的问题,整个工业展开并未给出详细答案,而这或是工信部接二连三出手动力电池回收运用工业的原因地点。 技术难度高 动力电池回收运用有限 动力电池拆解技术要求高。动力电池回收后,回收企业一般会对其做分解处理,以便于提取有用的电池成分,然而大部分回收动力电池拆解技术要求十分高,一般情况下很难对其拆解。 这一点在大部分纯电动轿车上市时,可以得到证明。新车上市时,绝大多数的车企都会介绍新车电池包选用先进的密封规划,保证电池包的涉水安全等。不易拆解的电池包,必然会给企业增加过多的人力、物力成本,不利于前进企业的回收运用积极性。 电池剩余寿数一致性点评系统不老练。这一点关于动力电池回收运用也是不利因素,目前进入报废环节的动力电池属于第一批次的新能源电动轿车,动力电池剩余寿数以及电池情况等均未有运用寿数监测系统监测,整个电池剩余寿数、情况等一窍不通。 假设电池剩余寿数一致性点评系统比较完善,经过检测点评后的报废电池,回收企业则可以直接分等级回收运用,有利于前进企业动力电池回收运用功率。 |
|